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14:19:31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李克强访问法国期间,中法双方拟发表关于民用核能合作的重要联合声明。
中国大洋第34航次第五航段首席科学家石学法说,科考队员对中印度洋海盆大约8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海底进行了地质取样和同步连续浅地层和多波束测量。陶春辉介绍,这个航次实践了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的工程化勘探。
科考队利用船载分析仪器对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现场测试分析,在15站样品中检测出较高的稀土元素含量,达到成矿条件。从1995年开始,大洋一号先后执行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任务,为中国大洋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很多深海沉积物中稀土含量较高,深海海底可能成为稀土资源的潜在产区。这个航次是我国2011年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西南印度洋硫化物资源勘探合同》之后开展的第二个大洋航次。我国远洋科考功勋船大洋一号18日圆满完成中国大洋第34航次返回青岛,共历时215天,航程28125海里。
但从全球范围来看,陆地稀土储量正急剧萎缩,急需寻找新型稀土资源。本航次中,我国科学家在中印度洋海盆首次发现大面积富稀土沉积物,并初步推断划出了两个富稀土沉积区域。上个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了一次以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为主题的电视电话会议,与全国中层以上干部面对面喊话,敦促转变工作作风。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稳增长依然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普遍认为,中国致力于改变过去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格局,服务业主导型经济结构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是努力方向。对于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中国而言,投资和外贸这两大传统的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在新的发展坐标中需要有新的内涵。以备受世界关注的一带一路为例,中国一季度向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出口大幅增长10%以上,进出口占同期贸易总值的比重超四分之一。
专家认为,这可视为中央对下一个五年规划的定调。国家统计局11日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名义增长11.4%,增速较1-4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累计投资同比增速连续第11个月放缓。
二是同一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7项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项目批复,总投资额超过1200亿元。中央已经关注到这类问题。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中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2.1%,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高0.7个百分点。首批发布的项目共计1043个,总投资1.97万亿元。
论外贸,则需要形成优进优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需要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加快国际产能合作步伐。外贸数据表现不佳主要是外部市场总体需求萎缩造成的,而国内要素成本上涨、企业融资贵难、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攀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转稳影响企业预期、国内需求不足等因素也加剧了进出口市场疲软。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在改变,但这是一个带有阵痛的过程,期间需要三驾马车共同拉动经济维持稳定增长态势,为结构调整腾挪空间。而包括中韩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津闽粤三地自贸区等在内的一系列多边或双边区域自贸协定、本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将为中国外贸增长托底。
同时,中国未来投资的内容也正在向长期、有回报的优质项目转变。而今年一季度消费的贡献率与去年同期差不多,消费被寄予拉动经济增长的厚望。
督查内容即包括增加合理有效投资、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这三大稳增长措施。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以及中国坚定转方式、调结构决心不动摇的背景下,拉动经济增长既需要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并进,更需要在经济新常态下赋予各自新的内涵。
中国去年上半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4.4%,居投资、外贸、消费三大需求之首。6月1日起,国务院启动本届政府成立以来的首次全面大督查,派出11个督查组赴35个国务院部门和单位、18个省(区、市)开展实地督查。但是,数据显示,5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1%,增速仅比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由此观察,近期来自中国政府层面的两个举动颇引人关注。此外,保证合理有效投资持续增加,政府不再唱独角戏,通过不断创新投融资机制,激发民间和社会资本活力。5月,国家发改委在门户网站开辟PPP项目库专栏,公开发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推介项目。
一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至全国,以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再好的政策也需要落地才能生根。
论投资,需要解决好投资内容和资金来源的问题,才不致重走过去高杠杆泡沫化的重复投资老路。在中国政府已将年内GDP增速目标定为7%左右,而一季度GDP增速回落至7%的前提下,作为二季度乃至上半年宏观数据主要支撑的五、六月份经济数据备受关注。
累计看来,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却是累计总额同比增速连续第4个月下滑。庄健指出,此举意味,决策层对投资与外贸的重视,说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并没有哪一个是可以偏倚的
外贸数据表现不佳主要是外部市场总体需求萎缩造成的,而国内要素成本上涨、企业融资贵难、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攀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转稳影响企业预期、国内需求不足等因素也加剧了进出口市场疲软。中央已经关注到这类问题。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中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2.1%,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高0.7个百分点。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在改变,但这是一个带有阵痛的过程,期间需要三驾马车共同拉动经济维持稳定增长态势,为结构调整腾挪空间。
而今年一季度消费的贡献率与去年同期差不多,消费被寄予拉动经济增长的厚望。然而,中国仍需兼具质量和效益的投资,仍需稳定增长与转型升级的外贸。
二是同一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7项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项目批复,总投资额超过1200亿元。但是,数据显示,5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1%,增速仅比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
普遍认为,中国致力于改变过去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格局,服务业主导型经济结构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是努力方向。由此观察,近期来自中国政府层面的两个举动颇引人关注。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重为65.4%,比1-4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对于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中国而言,投资和外贸这两大传统的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在新的发展坐标中需要有新的内涵。督查内容即包括增加合理有效投资、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这三大稳增长措施。在中国政府已将年内GDP增速目标定为7%左右,而一季度GDP增速回落至7%的前提下,作为二季度乃至上半年宏观数据主要支撑的五、六月份经济数据备受关注。
在这两方面,中国不乏亮眼的举措。6月1日起,国务院启动本届政府成立以来的首次全面大督查,派出11个督查组赴35个国务院部门和单位、18个省(区、市)开展实地督查。
此外,保证合理有效投资持续增加,政府不再唱独角戏,通过不断创新投融资机制,激发民间和社会资本活力。同时,中国未来投资的内容也正在向长期、有回报的优质项目转变。
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以及中国坚定转方式、调结构决心不动摇的背景下,拉动经济增长既需要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并进,更需要在经济新常态下赋予各自新的内涵。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认为,由于投资具有滞后效应,从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两个月呈小幅回升态势来看,工业需求将趋旺盛,新旧投资项目落地效应会逐步显现。
发表评论
留言: